BM曾经在计算领域独领风骚,但是90年被PC产业链上的微软、英特尔等厂商围殴,遭遇最严重的危机;

今天在云计算市场,IBM曾在遭遇同样的危机,这一次不知道它能否安然度过;

IBM收购红帽转向混合云,是硬件厂商做公有云失败的最新案例,因为硬件厂商并不懂云计算;

百年企业面对如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已经有很多倒下了,柯达、诺基亚 ……

下一个会是IBM吗?

踏准每一个浪潮,是任何一家科技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事。

但现实是,多数企业的寿命抵不过一次技术发展的周期。《财富》杂志的统计显示,全球“500强”的平均寿命40-50年,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1-12年。

1911年,双翼飞机在空中飞行,福特T型车在街道上出现。一家传奇的科技公司也在这一年成立,它就是跨越一个世纪107岁高龄的IBM公司。

在科技行业沉浮100多年的历史中,IBM命运起起伏伏,有风光荣耀,也有过沉寂低谷。但在这波2006年起掀起的云计算技术浪潮之中,IBM正面临艰难时刻。

百年辉煌历史

计算的历史上,IBM的印记不可磨灭。

上个世纪50、60、70和80年代,IBM在计算机行业独领风骚,领导产业潮流,几乎是“电脑”的代名词。1982年,《财富》杂志开始公布世界500强的公司名单,IBM连续4年排名第一。

IBM当时是如此成功,以致没有人怀疑其未来。然而到了80年代末,蓝色巨人却陷入了困境。

当时,IBM以大型机及其软件为主营业务,这些近乎垄断的业务每年能够创造40亿美元的利润,滋润的日子让IBM误以为计算行业就此成熟,不会再有什么剧变。

但是后来,计算产业的发展则完全出乎IBM的预料。

90年代,IBM投巨资率先开发了个人计算机,但可惜的是,它并未预见到这种个人计算机成长的潜力,没有预料到这些计算机有一天可以代替IBM具备竞争优势的大型机和微型机。

当IBM回过神来时,却没能控制住PC最有价值的两个关键部分——操作系统和计算芯片,前者由微软控制,后者则由英特尔控制。

整个90年代,在兴起的PC计算浪潮中,IBM眼睁睁地看着英特尔、康柏、苹果公司、太阳公司、惠普、微软等迅速崛起,而自己只能吞下战略决策失误的苦果。

1993年,IBM陷入巨亏,亏损高达数十亿美元,机构臃肿,步履蹒跚,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

也是在这一年,IBM历史上的传奇CEO郭士纳(LouisGerstner)进入公司,开始了为期9年的公司再造。

在郭士纳的带领之下,IBM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大象再次跳舞,成为IT服务、硬件、企业软件以及定制设计和高性能电脑芯片行业中的老大。

在PC时代被新秀们围攻之后,IBM重拾辉煌。

云界的日子难熬

但好日子还没过多久,一场云计算的技术浪潮打了过来。

这场由亚马逊公司2006年开始掀起的计算浪潮逐渐成为风暴,对IBM所在的传统IT市场造成剧烈冲击。

按说有了错失PC计算浪潮的教训,IBM应该反应得更快一些。但可惜的是,直到2013年,IBM才决定在公有云市场加大投入。

IBM在2013年以2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SoftLayer Technologies,正式进入公有云市场。

这是IBM CEO罗睿兰(Virginia Rometty)上任之后的一次重要收购。当时业内普遍认为,IBM要在云计算领域有所谓作为。

IBM在推进公有云业务的同时,其实业务的重心还是公司研发的认知计算平台Watson(沃森)——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获取洞察。

早在2011年时,沃森就在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 (危险边缘)中获胜,自此之后IBM 就在一直积极宣传沃森。

在过去的十年中,IBM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开发沃森平台,认为它可以帮助所有的专业人士,比如,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诊断疾病,同时银行可以更快更好地回复客户的查询。

但事与愿违。

被IBM寄予厚望的沃森虽然在医疗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是并不顺利,直到目前也未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甚至有科技投资人称“沃森就是一个笑话”。

面临新的计算浪潮,IBM显得有点措手不及,核心产品无法赢得客户,不得不进行裁员自救。但是更为残酷的是,IBM似乎进入暮年,公司的营收曾创下连续22个季度下滑的可怕纪录。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沃森折戟之后,IBM另外押注的云计算业务从2016年开始也开始掉队。

市场研究机构IDC的追踪数据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IBM云计算业务的增长速度还能超出行业的平均增长,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起到2018年上半年,IBM的增长速度大幅落后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市场份额逐渐下滑。2018年上半年,IBM正式被阿里巴巴超越,丢失全球第三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2年多来,IBM是前五名云计算厂商中,唯一没能跑赢大盘增长的公司。

昨日重现。现在的IBM在公有云市场正被亚马逊AWS、微软、阿里巴巴、谷歌等厂商“围攻”,就像当年PC时代一样。

IBM需要放大招,找出路。

面临挑战的硬件云

2018年10月底,IBM出手了。

IBM宣布将以340亿美元收购收购开源软件厂商红帽公司,希望在混合云市场有所作为。IBM出手阔绰,让人看到了蓝色巨人在云计算市场满满的焦虑。

这一次,罗睿兰押上了IBM的家底,和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旦收购之后,IBM业绩没有转好,她必定走人。

收购红帽公司之后,IBM所谓的混合云市场策略意味着,该公司未来要与AWS、微软、阿里巴巴等云计算厂商展开合作。

科技行业分析师本-汤普森(Ben Thompson)就此表示:

“收购红帽的交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IBM承认,公有云方面的努力实际上已经失败。”

IBM并不是第一家在公有云市场折戟的硬件公司。在IBM此前,诸多老牌硬件设备厂商,比如思科、惠普、富士通等都曾在公有云市场跃跃欲试,但是最终都因为技术、服务和运营等多方面没有竞争力,而黯然退出。

IBM是硬件厂商的一面旗帜,硬件厂商的未来在哪里,该如何转型?整个硬件厂商行业都在看着IBM的一举一动。现在恐怕它给出的是所有硬件商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一代硬件商的衰败。

硬件厂商做公有云集体沦陷,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它们没有搞清楚云计算的本质。云计算的本质其实不是“计算”,而是服务。硬件厂商的骨子里更擅长做硬件,卖设备,它们在“服务”上缺失太多。

如今,公有云市场的霸主们是亚马逊AWS、微软、阿里巴巴和Google这样有互联网经验的公司。它们正在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不断挤压排名靠后厂商们的市场份额。

华尔街投行高盛认为,云市场已经开始整合,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只会更加显著,公有云市场将整合为寡头格局。据高盛预计,到2019年几家寡头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合计达到84%,后来者的机会越来越小。

随着云计算市场的成熟,留给IBM调整的时间并不多了。在这个时点上,IBM需要习惯周围都是新生代,放下身段跟这些厂商学习和竞争。

百年企业难逃宿命?宿命又是什么

IBM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甚至《经济学人》杂志指出,“IBM的失败总是被视为美国的失败”。IBM百年的过往中,经历了多次科技的浪潮,但这一次科技浪潮,它能否安然度过仍然是个未知数。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都剧烈,如果还是按照上个时代的生存经验来适应这个时代,肯定行不通。

时代变了,不少企业为了显示自己要适应时代,改名成为常见的把戏。历史上人们先在名字上加个“电子”,然后是“网络”,今天又是“云”或者“人工智能”,反正什么概念时髦,它们就在名字加上什么。实际上背地里,它们依旧在按照过去的习惯做事情,踏空了浪潮。

百年企业柯达不能革自己的命倒下了。

过去十几年,我们先后见证了很多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倒下。成立137年的知名相机企业柯达因为不敢用数码照相技术革自己的命,倒下了;具有153年历史的芬兰企业诺基亚,做过造纸、橡胶、通信等业务,因为错失智能手机浪潮,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之中。

这些企业虽历经了百年,业务不断革新,但是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现在复盘下来,这些企业的倒下各有不同的原因,但共同的一点是,它们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作者曾指出,遇到破坏性技术变革和市场结构变化时遭遇失败的知名企业的名单非常长。在某些情况下,新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袭卷整个行业;在其它情况下,过渡期则长达数十年。但肯定的一点是,一旦你无法适应这样的变革,倒下就不可避免。

这是仙童八人帮,“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

就像人类一样,企业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客观规律。但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因为它累计了能量并以另一种形式再次闪耀——煤炭岂不是远古时候蓄积了太阳能的植物。正如仙童公司和“八叛逆”的传奇,倒下一个仙童,站起千千万万个仙童。不得不说的是IBM事实上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他们现在奋斗在各家正处于浪潮之巅的公司。

时代的洪流一直在滚滚向前。时代淘汰你的时候,连一句告别都不会说。你需要做的就是,顺应大势,努力抓住遇到的每一波浪潮。

原文来自:

本文地址://q13zd.cn/ibms-road-elimination.html编辑:王浩,审核员:逄增宝

Linux大全:

Linux系统大全:

红帽认证RHCE考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