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工业数字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的巨大潜力,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场革命的原爆点。 |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于寻常人颇为陌生,较科技圈略显土气的词。
根植于工业,听起来没有元宇宙科幻炫酷,做起来没有其他高科技应用立竿见影般畅快。
但大到国家的国际战略布局,小到你我的衣食住行,它其实无处不在,新基建的七大主项,它赫然在列,连续4年成为国家宏观、微观战略的红人。
毕竟,作为国家经济的脊梁,工业纵使深居幕后,总能身居要位。
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工业数字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的巨大潜力,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场革命的原爆点。
在这场雷霆万钧的革命中,无数企业如金戈铁马,以气吞万里之势投入到这时代的浪潮中。
野心不小的 ICT 巨头
注:仅列举部分企业
你很难在哪个赛道,看到如此多巨头下场,如此多派系纷争。当他们在同一赛道罕见聚首,一个好故事的开头也由此启幕。
这五大派系如何搅动工业互联网江湖,我们一一来看。
浪起于微澜之间,风起于青萍之末。
也许可以形容制造企业的工业互联网路径。
当人口红利消退,人力成本增加,当市场需求多变,智能大潮海岸线步步推进......
各工业领域头部企业也许是最先觉察到信号、意识到粗放式发展将难以为继的那一批。
在早期中国市场没有现成方案的混沌期,为自救,也为行业责任,不少传统制造业走上了自革、求新探索之路,也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探索工业互联网路径的企业。
据信通院及其它公开资料,2018年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的分类中,制造企业占据46%。
其中,“双跨”平台名单中,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根云、航天云网Indics、徐工汉云、工业富联等均为制造业出身。
这使得制造领域跑出来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都不是等闲之辈。
他们本就为各自企业的数字化而生,根植传统制造企业,更熟练生产制造流程、产线的布局规划,丰富的工业场景积累和工业机理模型的沉淀。
这是天然优势,毕竟,没有人能比你更熟悉自己,知道自己的痛点了。
深厚的行业知识外,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拥有强大的行业资源、广泛的客户资源,工业人稳重扎实的工作作风,还有着“知己知彼”的底气。
工业4.0时代,业务迭代和扩张的速度极速增加,传统企业现有的、庞大的定位和体制下,难以有效满足工业互联网的组织架构、资金架构、人才引进等需求。
不分拆,工业互联网充其量只是制造企业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解决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但独立后所站立的市场,是在原来场景下所看不到的。
换句话说,是选择一棵参天大树(自家体系内),还是一片森林(整个市场)的问题。
现在看来,他们大多经历了三步走路径。
首先,从内部出发,由点及面地在自己身上实验;其次,沿着自身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求索”,最后,以更好地跨行业、跨领域赋能。
在此过程中,不少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被分拆为子公司、或彻底独立走向市场,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徐工汉云、工业富联、蓝卓......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力量之一。
他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循序渐进地走出行业壁垒,走向跨界赋能,向真正的通用化平台迈进。
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7.4%。中国工业品门类足够齐全,市场足够宽广,场景足够多。每一品类下都是一个千亿市场规模,在某一细分场景即使10%的市占率,也能成就一个百亿规模的企业。
这是初创企业得以存活的前提之一。
但仅有一个前提明显不够,要能在这片有千军万马征战者的市场中立足,需要的更多。而他们,不少的确做到了。
谁都知工业急需技术,但它绝不是个容易的行当。
不仅周期长、定制化程度高、账期长,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整个工业体系非常庞大且复杂,每一个门类都有自己的技术壁垒。不少行业产业链长,子类目多,生产流程复杂、散碎,业务流程和工艺手法都千变万化。
“数字技术”要想攀上“工业”这门亲事,比其他行业更难。
当不少AI企业投身于诸如更容易出成绩的安防,更有噱头的自动驾驶,他们一开始选择在这块更难结果的土地上安营扎寨。
以初创之身,这份押注工业的胆识,足以让人钦佩。
工业互联网市场多机遇大,弱水三千,他们大多只专心于一瓢。
专注某项技术、特定工业行业或领域业务痛点。花大量的时间在场景和需求分析上,搞懂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甘心“小而精”,背后是打出差异化和寻找落脚点的逻辑,甘心长效益显示周期,是耐得住寂寞。
与大型企业几十人的小团队相比,初创企业可以投入上百人去解决某个细分场景里的问题。
“XX(某行业巨头),他们自己不想花时间和精力攻克某个技术难点,我们整个项目组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捣鼓出来了。” 阮梦(化名)对雷峰网表示,为了拿下这个合作,他们不怕投入。
武艺高强的初创科技企业掌握着搅动江湖的武功秘籍:技术实力。
如果说人口红利渐失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外在原因,那么行业本身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元器件缺失则是制造业转型内在桎梏。
他们具备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中的一项或多项底层技术,他们懂得找准机会,发挥技术特长。
昆仑数据、黑湖智造、优也科技、蘑菇物联、寄云科技、摩尔元数、全应科技、天泽智云......
这些新冒头的初创企业,要么动作快、势头猛、技术强、肯吃苦,要么喜挑工业互联网难啃的猎物,虎视眈眈。
基于技术基因,扎根一处,不贪多求全,只图精求专,每一步稳扎稳打之余,走出新秀的特色,自我要求至少领先同行1-2年,一条路下来,创造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未可知。
传统互联网巨头们,当然也不能缺席。
大势当前,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智能制造2025、日本的超智能社会5.0蓝图,全世界都在向智能制造迈进。
过去10年,他们是信息化革命红利的最大尝鲜者,如今,流量争夺战趋于顶峰,产业互联网金矿价值蓄势待发。
“抓住下半场”,是他们这几年说烂了的词。
在参杂兴奋与焦虑情绪中,传统互联网巨头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一个箭步跑向工业领域。
以互联网之躯,融合共享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给工业转型升级革命再添一把火。
2017年开始,百度、阿里、腾讯饺子般接连下了工业互联网的水。
百度高举AI大旗,2017年针对首钢的钢板缺陷检测打造了AI质检,经过5年的深耕,百度工业互联网已经形成以工业智能为核心的完整工业互联网平台方案,并落地多个企业、区域及产业集群。
2017年,阿里云发布了ET工业大脑,第二年,阿里云大张旗鼓进军工业互联网,SupET、飞龙、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先后亮相,算上2020年亮相的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
后来者腾讯,动作尤其频繁,2019年重磅发布了WeMake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对外公布“511”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放出“打造超过1000个解决方案和工业APP”的豪言壮语。
而后又是拉来李强加入腾讯CSIG,担任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
李强是原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有20多年的IT从业经验,对ERP等商业软件、云计算以及创新商业模式有着深入理解和前瞻,是国内最早推动德国「工业4.0」落地的实践者。
自知工业场景认知、工业知识较为缺乏。他们也尝试低下在消费互联网高扬的头颅,姿态谦卑。
“在这样大且沉淀悠久的产业面前,阿里新制造也不敢轻言赋能,因为赋能是很高的姿态,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深扎进去,关起门来做三年,主要是选择走得稳。”犀牛智造CEO伍学刚曾表示。
李强也曾提到,聚焦到工业互联网,腾讯仍有很多东西需要向其他企业学习。
也因此,在大而重的工业面前,少了些直突猛进,多了些迂回与策略。
比如,以对工业知识要求相对低的工业智能作为突破口。
在工业AI领域,他们最大程度利用技术优势,打造了从NLP、语音、视觉的全栈AI能力,深入到工业制造领域,面向工业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数字工厂、智能生产管理、设备智能和智慧营销等一整套工业数据智能解决方案。
更通过生态的方式弥补。
腾讯“连接一切”的战略基因,也在工业互联网上淋漓展现。
重连接、重生态伙伴,聚焦生产服务,打造好赋能工具,最大限度利用好消费互联网的资产和模式。通过导入云启基地千帆计划、SaaS加速器、青腾大学的资源,加之与富士康、三一重工等工业制造企业、北明软件、东华软件等软件厂商深度合作。
不断通过向整个工业互联网世界展现出柔软的身段,靠着不断交朋友的心态逐步补齐自己在场景上的短板。
百度智能云已与30多个合作伙伴,研发出了50多类跨行业垂直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并相继与宝钢、吉利、中国建材集团等制造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
经历过消费互联网近20年的厮杀,传统互联网大厂也建立了独特优势。
工业互联网进行上下游延伸、技术研发投入、客户拓展、行业推广都指向强大的资金实力。
他们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面对建设周期长、速度慢的制造业,以资本换市场,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行业前进。
理想的工业互联网,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投入,基础设施的支撑和上下游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他们拥有品牌影响力,面对产业链长、生产过程极其复杂的制造业,可以以生态聚合能力吸引产业上下游一起玩。
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也许,他们能带来不一样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思路。
工业软件,贯穿工业全生命周期,是现代制造业的命脉,但这“命脉”打造,极为不易。
一方面,受制于人。国内高端工业软件市场约80%被欧美垄断,尤其以CAD、EDA为代表的研发设计类软件,长期被西门子、达索、欧特克等欧美企业垄断。
一方面,蜀道难登。工业软件涉及细分门类多,研发难度大,壁垒高,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学科知识和海量数据的积累与运用。
有种说法“十年沉淀在工业互联网只是起点”,在工业软件领域更甚。除了软件和代码的问题,也是算法、模型、机理、场景,更是化学、物理、材料、光、机、电等学科的运用。
工业软件,由经年累月的工业知识与诀窍的铸成,是工业的结晶,而非IT的产物。
行路多艰,依然有企业扎根于此,立根于看似破岩的局面中,依然有企业奋力突围,咬定工业软件这座青山不放松。
华大九天,国际三巨头占据EDA市场绝对主导地位,紧紧咬住,试图在EDA铁幕中凿开一个口子。
中望软件,死磕研发设计类软件,研发出CAD/CAM/CAE为主的产品矩阵,二十多年来,覆盖工业设计、工业制造、仿真分析、建筑设计等领域。
宝信软件在钢铁行业优势明显,多年来研发、打磨了MES、DCS、SCADA、EMS等产品,旗下xIn³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在不断进行跨行业跨领域扩展。
鼎捷软件,以ERP起家,逐步向MES、工业云、工业App扩充,见证了全球制造业迁移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控技术在DCS领域、SIS领域的国内市占率位居一二,在不少细分市场已超海外厂商;
用友网络以管理类软件起家,后逐渐从ERP向MES生产控制类、PLM研发设计类软件延伸,同时打造了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30余年的沉淀,让用友精智深谙生产制造和企业管理。
金蝶软件镇守ERP市场,不断扩展企业级SaaS云服务市场。
深耕软件领域多年,他们积累了多元的工业客户群体和服务经验,SaaS服务能力突出,成本低,交付灵活,形成了软件厂商布局工业互联网的优势。
他们在千磨万击还坚劲中锤炼,带着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风骨前行,努力撑起国产化工业软件的一片天。
B端数字化的事,当然少不了ICT巨头。
华为2018年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意欲打造“工业互联网的黑土地”;浪潮云在2017年就推出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集团董事长也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表达进攻工业互联网的决心,“3年投入30亿元”,是其进攻工业互联网的诚意。
布重兵、砸重金,华为、浪潮都想走出一条自己的工业康庄道。
于华为、浪潮等ICT厂商,重仓工业、一战到底,是再也自然不过地商业加码。
华为、浪潮都是2B业务出身、以硬件起家并登顶全球,早在进入工业领域之前,就已经是城市数字化的参与者。
政务云一直在承接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新诉求,华为云、浪潮云,皆是政务云的佼佼者,在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产品、服务、生态资源。
长期的政企客户关系和经验积累,华为、浪潮更理解政府、城市发展,成为他们进入工业领域独树一帜的优势,也给予了他们以城市为切口的独特路径。
“我们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一些牵头省份和城市,落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参与这些省份的工业互联网联盟建设。”
潮集团副总裁、浪潮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曾在某次采访中如此表示。
互联网公司有C端流量优势,工业企业有制造业主场优势,作为具备通信基因的企业,ICT企业则有通道优势。
此外,无论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还是工业互联网领域,多年的市场耕耘,积累了庞大的产业链、行业生态。
不止于此。业内不少专家表示,工业互联网的精髓不在于连接,而是计算。提供云服务,建立与用户的持续连接意义重大。
未来工业智能化改造,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运营或成趋势;避免重复基础性建设,做到数据资源实时共享、计算资源最大化利用将成定局。
过去二十年,传统制造厂商的工作主要围绕硬件展开,在硬件设备、运维方面有较好口碑,但在云平台的底层搭建、海量数据处理、高性能的计算能力方面尚存不足。
倘若如此,ICT厂商的优势就得以直接体现。
物联网时代,数据为王,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智能服务,云平台是重中之重。
华为、浪潮业务群背后,无疑是要通过数据交互,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工业设备作为数据的强入口,产生的源源不断高质数据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能源。
通信是它们的网络,云计算是它们的引擎,生态是它们的武器,无论是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黑土地”,还是“3年30亿”的豪言,都有一份难以忽视的力量。
我们不知在互联网上半场占尽天时地利的互联网巨头,能否继续在下半场延续辉煌战绩。
也未知各方玩家入场姿势猛烈,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又或者,在各方捶打、企业内卷之下,打造出更扎实的基本功。
工业4.0时代变革的真正来临,非一日之功,工业互联网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欧美巨头环伺,品牌效益大、实力强悍,中国企业起跑稍晚,不少环节落后于先入局者。
熬过前期零营收、中期市场拓展隐痛,后期竞争者顶峰厮杀的企业,何之艰。
但荆棘遍野中,依然有企业,凭着一股韧性,坚持至今;
在铜墙铁壁中,还是有企业,一路跌跌撞撞,卧薪尝胆。
我们知道,他们带着「中国工业强国」的痴念与执着,逐渐构筑起品牌、客户、资金和技术多重优势,不曾放松过建造中国工业的金刚盔甲。
我们真心期盼,他们在并不平坦的路途中摩肩擦踵,从美日德品牌耀眼的聚光灯下跑出来,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的中流砥柱,发出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原文来自:
本文地址://q13zd.cn/industrial-internet-china-power.html编辑:J+1,审核员:清蒸github
Linux大全:
Linux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