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策略模式(Strategy):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 Context。

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来看,所有这些算法完全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它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了各种算法类与使用类之间的耦合。

使用场景

策略模式就是用来封装算法的,但在实践中也可以用它来封装几乎任何类型的规则,只要在分析过程中听到需要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的业务规则,就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处理这种变化的可能性。

优点

减少了具体的算法和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
策略模式的 Strategy 类层为 Context 定义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这些算法中的公共功能
简化了单元测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

举例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readonly Strategy _strategy;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 _strategy = strategy;

    public void Implement()
    {
        _strategy.AlgorithmImplement();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Strategy
{
    public abstract void AlgorithmImplement();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 Strategy
{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Implement()
    {
        Console.WriteLine("算法A实现");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 Strategy
{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Implement()
    {
        Console.WriteLine("算法B实现");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C : Strategy
{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Implement()
    {
        Console.WriteLine("算法C实现");
    }
}
More
工厂模式是解耦对象的创建和使用,观察者模式是解耦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策略模式跟两者类似,也能起到解耦的作用,不过,它解耦的是策略的定义、创建、使用这三部分。

策略模式用来解耦策略的定义、创建、使用。实际上,一个完整的策略模式就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

策略类的定义比较简单,包含一个策略接口和一组实现这个接口的策略类。
策略的创建由工厂类来完成,封装策略创建的细节。
策略模式包含一组策略可选,客户端代码如何选择使用哪个策略,有两种确定方法:编译时静态确定和运行时动态确定。其中,“运行时动态确定”才是策略模式最典型的应用场景

如果 if-else 分支判断不复杂、代码不多,这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 if-else 分支判断几乎是所有编程语言都会提供的语法,存在即有理由。遵循 KISS 原则,怎么简单怎么来,就是最好的设计。非得用策略模式,搞出 n 多类,反倒是一种过度设计。

策略的创建也可以结合依赖注入来创建或获取,灵活使用。

原文来自:

本文地址://q13zd.cn/strategy-pattern.html编辑:薛鹏旭,审核员:逄增宝

Linux大全:

Linux系统大全:

红帽认证RHCE考试心得: